全球飲料罐循環聯盟在氣候週紐約活動中推動鋁罐回收計劃
全球飲料罐循環聯盟(Global Beverage Can Circularity Alliance)於紐約氣候週正式啟動其全球倡議計劃,旨在推動鋁製飲料罐的回收再利用,並呼籲實現2030年80%和2050年近100%的全球回收目標。

背景與目標
該聯盟於COP28氣候峰會期間成立,集結了鋁業價值鏈上的關鍵企業,包括Ardagh Metal Packaging、Ball Corporation、CANPACK Group、Constellium、CROWN Holdings、Elval、Emirates Global Aluminium、Novelis、Speira、UACJ等十大成員公司。
聯盟設定的具體目標為:
- 2030年前實現全球鋁罐回收率達到80%
- 2050年前實現接近100%的回收率
- 推動「罐對罐」(can-to-can)的循環回收模式
全球倡議計劃重點
投資與政策建議
由Roland Berger顧問公司制定的計劃,針對140個國家的罐類使用、廢物管理系統和社會經濟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具體行動方案:
發展中國家機遇
- 哥倫比亞、烏干達和越南可透過投資非正式回收部門,在3至10年內達到90%回收率和接近100%的罐對罐回收
已開發國家潛力
- 美國、阿聯酋、土耳其和馬來西亞可透過源頭分離收集激勵措施,於2030年前提升20個百分點的回收率
押金返還系統推廣
- 英國、南韓、日本、西班牙等國的品牌擁有者、零售商和政府最有可能支持押金返還系統(DRS)的實施
經濟影響分析
計劃強調了回收的更廣泛經濟意義:
美國案例
- 回收目前在美國被掩埋的鋁製飲料罐,可抵消該國18%的鋁進口量
- 佛羅里達州是美國鋁罐消費第二大州,卻將79%的鋁罐送往掩埋場
- 每年約有120億個鋁罐(相當於每人12打)最終被掩埋,損失約10億美元價值
其他地區
- 越南46%的廢棄飲料罐目前以鋁錠形式出口,未能實現罐對罐回收
- 阿聯酋的自願性押金返還系統在多個情境下顯示出正面的淨系統成本效益
戰略重點
聯盟的核心策略包括四大面向:
- 國際外交倡議:設計和部署以國際外交為重點的戰略倡議
- 投資機會識別:支持企業識別回收基礎設施投資機會
- 數據收集與政策制定:推動更好的數據收集、回收目標設定和智慧政策實施
- 全球政策支持:為考慮實施押金返還系統、延伸生產者責任或其他政策的國家提供全球支持
產業領袖觀點
環境與經濟效益
國際鋁業協會情境預測總監Marlen Bertram表示,此次活動標誌著鋁製飲料罐行業邁向完全循環性的關鍵步驟。
鋁業協會對外事務副總裁Matt Meenan指出,回收這些鋁罐可節省足夠2百萬個家庭一年使用的能源,現狀不可接受,需要創新思維。
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Ball Corporation首席永續長Ramon Arratia強調,循環性是鋁罐行業最強大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槓桿,其價值主張超越氣候影響,支持資源效率並確保關鍵材料的安全供應。
Novelis首席永續長Piere Lebat表示,循環性是脫碳鋁飲料包裝價值鏈的關鍵驅動力。
技術與政策結合
Emirates Global Aluminium ESG和永續發展執行副總裁Salman Abdulla提到,回收鋁比製造新鋁節省95%的能源,但仍有太多有價值的金屬被浪費。
Crown永續發展與對外事務總監Sandrine Duquerroy-Delesalle強調,重大進展需要實施收集政策,激勵價值鏈中所有成員重新捕獲進入市場的每個罐子。
成員承諾與行動
每個聯盟成員公司都承諾在COP30前宣布至少一項投資,以幫助實現全球回收目標。聯盟由鋁業協會、罐製造商協會和國際鋁業協會共同支持。
成功案例分享
丹麥模式
丹麥回收系統執行副總裁Heidi Schütt Larsen分享,丹麥的押金返還系統確保了廢棄飲料罐的完全循環性,93%的廢棄飲料罐被消費者歸還,其中99%實現罐對罐循環回收。
日本經驗
UACJ集團董事執行長Midori Narita表示,日本將在氣候週活動中分享成功案例,強調鋁回收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循環利用礦物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本的重要性。
未來展望
聯盟計劃透過國際合作、政策倡議、投資促進和技術創新,在未來十年內實現雄心勃勃但可達成的全球鋁罐回收目標。Roland Berger首席顧問Dragos Popa認為,達到80%全球回收率的目標雄心勃勃但可以實現,關鍵在於推動押金返還系統和強制性延伸生產者責任的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