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5年7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鋁現貨結算價在每噸2,557美元至2,657美元之間波動,月度收盤價為2,580美元。儘管月初價格略有上漲,但整體呈現震盪走勢,月末小幅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價格保持在相對高位,LME鋁庫存卻在7月份顯著增加,從月初的348,625噸增至月末的461,025噸 。這種庫存累積與一般預期的庫存下降以支撐價格的邏輯有所不同,這可能表明市場存在潛在的供應過剩,或者需求增長未能完全消化新增庫存。這也可能反映了市場對未來需求的預期,例如夏季過後的需求回升或貨幣政策寬鬆的影響,使得市場願意將材料儲存在倉庫中。此外,庫存增加也可能源於非註冊倉庫的鋁材轉移至LME註冊倉庫,而非全球真實的供過於求。無論具體原因為何,諸如關稅政策和中國供應限制等其他看漲因素,正在為鋁價提供堅實的底部支撐,防止價格因庫存增加而大幅下跌,這顯示出市場複雜的動態。
展望2025年,全球鋁市場預計將從2024年的小幅過剩轉為供應短缺,主要受到中國產能限制和全球需求逐步復甦的影響 。美國對鋁材進口關稅的增加對美國國內價格產生了顯著的推升作用,導致美國中西部溢價達到歷史新高 。中國的宏觀經濟狀況和潛在的乾旱風險也可能是影響全球供應的關鍵不確定因素 。

2025年7月LME鋁價走勢詳情
LME現貨與三個月期貨價格分析
2025年7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鋁現貨結算價(Cash-Settlement)和三個月期貨價(3-month)表現出相似的走勢。7月1日,現貨價為2,604.00美元/噸,三個月期貨價為2,605.50美元/噸 。在整個月份中,現貨價在7月17日觸及低點2,557.00美元/噸,隨後在7月25日達到月內高點2,657.00美元/噸 。三個月期貨價也呈現類似趨勢,低點為2,561.00美元/噸(7月17日),高點為2,656.00美元/噸(7月25日)。截至7月31日,現貨價收於2,580.00美元/噸,三個月期貨價收於2,581.50美元/噸 。
7月份LME現貨與三個月期貨價格的緊密相關性,以及兩者之間微小的價差,表明市場對近期和短期未來的供需預期相對穩定。這種價格結構通常反映出市場對即期供應的信心,即使庫存正在累積,也沒有出現明顯的現貨溢價(現貨價高於期貨價,表示即期供應緊張)或貼水(現貨價低於期貨價,表示即期供應過剩)。這可能意味著市場並沒有面臨急劇的供應短缺,並且增加的庫存正在被市場吸收,沒有引起立即的恐慌。同時,缺乏深度的期貨溢價(期貨價遠高於現貨價,表示嚴重供過於求)也表明,儘管庫存有所增加,但市場尚未發出嚴重的供應過剩信號。這暗示著市場正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一方面受到實物庫存增加的影響,另一方面則受到其他看漲因素(如關稅、中國產能上限、未來需求復甦)的支撐。
月度價格範圍與波動性
7月份的LME鋁價波動幅度約為100美元/噸 ,相較於過去幾個月的劇烈波動(例如2021年價格曾達到3,000美元/噸以上的峰值後回落 ),顯示出相對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是在6月底市場經歷回調之後出現的 ,並且7月初LME庫存持續增加 ,這表明價格的穩定性可能是在季節性需求疲軟(特別是中國建築業的夏季放緩) 和庫存壓力下的「軟著陸」,而非強勁需求支撐下的上漲。
這種價格穩定性可能反映了市場已經找到了一個暫時的均衡點。這個均衡點很可能受到堅實的成本支撐(例如高氧化鋁價格 )和長期看漲預期(例如ING預測2025年平均價格為2,625美元/噸 )的影響,這些因素阻止了價格的大幅下跌。同時,即期需求疲軟 和庫存累積 則限制了價格的上漲空間。這種情況表明市場目前處於觀望狀態,等待更明確的需求復甦信號或進一步的供應中斷事件。因此,目前的穩定性可能是脆弱的,任何需求或供應的重大變化都可能打破這種平衡,導致價格再次出現波動。
庫存變化對價格的影響
LME鋁庫存在7月份呈現顯著增長,從7月1日的348,625噸增至7月31日的461,025噸 。這與 報告中提及的5月底LME庫存下降趨勢形成鮮明對比。7月LME庫存的急劇增加,與5月庫存下降的報告形成了一個關鍵的對比點。這可能意味著市場供需平衡在進入第三季度時發生了快速變化,或者部分非LME註冊倉庫的鋁材被轉移至LME倉庫,以利用套利機會或進行交割。
提供的7月2025年每日數據,對於驗證用戶查詢的核心內容至關重要。這些數據比 提供的截至5月的趨勢更為即時和詳細,因此更能反映7月份的實際市場狀況。無論庫存增加的原因是實體需求放緩(如 所述的「現貨市場疲軟」)還是庫存轉移,這種庫存累積在短期內對價格構成下行壓力。這種庫存增加形成了一種潛在的供應壓力,可能會限制未來價格的上漲,或在市場情緒轉為負面時加劇價格下跌。

影響2025年鋁價的關鍵因素
全球供需平衡與庫存動態
全球鋁市場預計在2025年將從2024年的小幅過剩轉為供應短缺。ING預計2025年全球鋁市場將出現約40萬噸的赤字,而摩根大通(J.P. Morgan)的預測更為樂觀,認為今年將達到60萬噸的赤字 。這種轉變主要歸因於產量增長放緩以及消費的逐步復甦。
氧化鋁作為鋁生產的關鍵原材料,其供應狀況對鋁價有直接影響。2024年,氧化鋁市場曾出現短缺導致鋁價上漲 。儘管預計2025年氧化鋁供應將恢復正常,不會成為主要問題 ,但氧化鋁的成本目前仍佔鋁生產成本的一半以上,遠高於通常的30%至35% 。這種高成本結構可能會在2025年初持續,儘管印尼和中國的新產能預計將在下半年緩解壓力 。
中國在全球供應和需求中的作用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國和消費國,其政策和經濟狀況對全球鋁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中國政府設定了4500萬噸的國內鋁產能上限,目前產量已接近此上限(約4300萬噸)。這項限制預計將導致中國2025年的鋁產量增長放緩至約2% 。
此外,中國已於2024年12月取消了鋁出口退稅政策,預計這將導致2025年中國鋁出口量下降多達8-11% 。出口量的減少將進一步收緊全球鋁供應,從而對國際市場價格構成上漲壓力,特別是在對俄羅斯鋁的制裁可能進一步收緊的背景下 。
在需求方面,2025年中國的鋁需求預計將保持相對穩定,電動汽車和建築行業將實現溫和增長,但房地產和出口領域的放緩將抵消部分增長 。供應側改革和能源轉型政策也將限制產量增長,導致國內供需平衡趨緊,並增加對進口的依賴 。
然而,中國面臨的一個關鍵不確定因素是乾旱風險。過去,為了保障民用電力供應,中國在乾旱期間曾關閉鋁生產設施 。這種情況可能在2025年再次發生,導致鋁價出現不可預測的波動 。儘管中國政府在2024年推出了多項刺激經濟的措施,但其效果通常存在6-9個月的滯後性 。由於中國消費者將大量儲蓄投入房地產市場,只要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消費者支出就可能保持謹慎,進而影響整體需求復甦 。
美國貿易政策與關稅
美國的貿易政策對全球鋁價,特別是美國國內價格,產生了顯著影響。2025年2月10日,美國政府決定對所有國家的鋼鐵和鋁製品進口徵收25%的從價關稅 。隨後,在2025年6月4日,美國政府進一步將這些關稅從25%提高到50% 。這項政策旨在保護美國國內製造業和國家安全利益 。
關稅的倍增對美國國內鋁價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截至2025年6月,美國中西部溢價(US Midwest Premium)達到每磅60美分(每噸1,323美元)的歷史新高 。這一數字自2024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以來飆升了190%,甚至超過了2018年實施232條款關稅後的峰值 。這種溢價的飆升反映了進口流動受限導致的市場供應緊張 。
關稅的增加對美國各行業,特別是鋁密集型產業,造成了額外成本壓力。對於利潤率較薄且鋁含量高的產品(如飲料罐),成本增加通常在2-3個月內轉嫁給消費者;而耐用品製造商可能最初吸收成本,但在隨後的產品週期中調整價格 。
然而,關稅是一把雙刃劍 。雖然有針對性的關稅可以通過造成局部短缺來提振國內金屬價格,並賦予國內生產商提高價格的自由 ,但廣泛的關稅可能會擾亂經濟活動,削弱對工業金屬的需求,從而帶來下行風險 。儘管如此,美國溢價預計在2025年仍將保持高位,並在2026-2027年逐步正常化,但仍將維持與其他市場的顯著價差 。
全球經濟展望與貨幣政策
全球宏觀經濟發展將繼續影響2025年的鋁市場。美國經濟表現不錯,就業市場已趨平穩,通貨膨脹確實降至3%以下,預計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將保持目前水平 。然而,美國總統的政策,特別是貿易關稅措施,仍是一個主要的不確定因素 。
相比之下,歐洲經濟仍在掙扎,德國和法國經濟尤其顯示出疲軟跡象 。儘管2024年通澎持續下降,歐洲中央銀行(ECB)已多次降息,預計2025年還可能進一步降息以刺激經濟 。
貨幣政策的寬鬆週期將對鋁價形成支撐。較低的利率將降低製造商的借貸成本,從而刺激投資和需求 。然而,如果降息延遲,將會進一步推遲建築和施工行業的復甦,對鋁需求產生負面影響 。
主要機構的市場預測
多家主要機構對2025年鋁價提出了預測,儘管具體數字有所差異,但普遍認為市場將得到支撐:
- ING:預計2025年鋁價平均為2,625美元/噸 。該機構認為,全球市場趨緊將使鋁價在2025年獲得更高的支撐水平 。
- 高盛(Goldman Sachs):上調其2025年下半年鋁價預測至2,280美元/噸,理由是市場過剩量小於預期 。然而,高盛預計2026年初價格將下跌,並預測2026年平均價格為2,230美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 曾提到高盛對2025年鋁價預測更為樂觀,達到2,700美元/噸,這可能反映了市場預期或時間點的差異。
- 摩根大通(J.P. Morgan):此前曾設定2025年鋁價目標為2,800美元/噸,預計峰值將出現在2025年第三季度 。
- Euroguss:預計到2025年第三季度末,原鋁價格將在每噸2,300美元左右波動,波動範圍約為正負300美元 。這一預測相較於其他機構更為保守。
全球鋁市場規模與增長預測
全球鋁市場預計在未來幾年將持續增長,這得益於多個行業對其輕量化、耐用性和可回收性等特性的日益增長的需求。
根據不同研究機構的預測,全球鋁市場規模在2024年約為1,785億至2,552億美元之間 。預計從2025年到2033年或2034年,市場將以4.1%至6.18%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到2033年或203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854億至4,620億美元 。
推動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包括:
- 建築與施工行業的需求增長:建築行業是鋁的最大終端應用領域之一,特別是在亞太地區,如印尼、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和印度等國家的建築活動蓬勃發展,預計將顯著推動鋁需求 。鋁複合材料(ACM)因其耐用性、輕量化和美觀性,在建築外牆、覆層和室內裝飾中得到廣泛應用 。
- 汽車和航空航天行業的應用增加:隨著製造技術的改進和二氧化碳排放法規的壓力,汽車行業中每輛車的鋁含量預計將持續增加。鋁因其輕量化特性,在汽車車身面板、底盤、懸架以及航空航天部件中得到廣泛應用 。
- 包裝和製藥行業的需求膨脹:鋁因其無毒、可延長食品保質期以及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特性,在食品和包裝行業中需求旺盛 。消費者對可持續包裝材料的偏好增加,以及政府對一次性塑料的更嚴格法規,也推動了對鋁罐和鋁箔等環保包裝材料的需求 。
- 二次鋁(回收鋁)的日益普及:回收鋁的生產能耗比原鋁低約95% 。鋁可以無限次回收而不損失純度,這使其成為環保和節能的理想選擇,有助於減少垃圾填埋壓力和節省自然資源 。
- 技術進步:鋁生產技術的創新,包括冶煉工藝、回收方法和合金開發,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並擴大了市場範圍 。新的連接技術(如摩擦攪拌焊、激光焊和粘合)也克服了鋁焊接的挑戰,使其適用於更廣泛的製造應用 。
從區域來看,亞太地區在全球鋁市場中佔據最大份額,並預計在預測期內保持領先地位,這主要得益於該地區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強勁的基礎設施發展以及不斷擴大的建築活動 。
結論與展望
2025年7月,LME鋁價在波動中保持相對穩定,但庫存的顯著增加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它可能暗示著市場供需平衡的微妙變化。這種庫存累積,即便沒有立即導致價格崩跌,也可能作為未來供應壓力,限制價格上漲空間。
展望2025年下半年,全球鋁市場預計將從過剩轉向短缺,或是只有小幅過剩,這將為鋁價提供堅實的支撐。中國的產能限制和出口下降,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的國內溢價飆升,是推動全球鋁價上漲的關鍵結構性因素。然而,中國經濟復甦的步伐以及潛在的乾旱風險,仍是影響供應穩定性的主要不確定性來源。
儘管市場預期2025年鋁價將得到支撐,甚至在第三季度達到峰值,但分析也指出,隨著2026年新產能的逐步釋放,市場可能再次面臨供過於求的風險,屆時價格可能面臨下行壓力。
長期來看,全球鋁市場的增長前景依然樂觀,主要驅動力來自建築、汽車、包裝和電子等行業對輕量化、耐用和可持續材料的持續需求。回收鋁的普及和生產技術的創新也將繼續支持市場的發展。因此,鋁市場將在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下,繼續呈現複雜而動態的格局。